关于以乡村旅游为龙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
发布时间:2025-10-27
浏览次数:5


关于以乡村旅游为龙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

 
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,而旅游产业是乡村地区极具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,强调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要立足特色资源,坚持科技兴农,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、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”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将乡村旅游纳入“三农”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之中,历年“中央一号文件”均对乡村旅游发展作出安排。202X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,亲自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擘画重大战略蓝图,提出打造产业“四地”重大要求,为青海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遵循。今年6月份,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青海视察,对青海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指示。年初以来,州政协紧紧围绕州委“243”发展布局和“三个走在前列”的目标要求,将乡村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主题作为协商议政课题。6月至7月份,州政协经济委牵头,组织州直相关部门负责人、部分经济界委员,先后深入全州摸底调研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实地调研等形式,对全州乡村旅游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,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:

一、基本情况

海北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,自然生态资源、历史人文资源互补,主题特色突出,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。主要体现在:一是区位优势突出。海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,是我省进疆、入甘的北部重要门户,是全省旅游发展“一圈三线”战略布局北线的核心地段,更是青甘跨省环线双向通行的必经之地。州内“三横四纵”道路交通骨架基本形成,国道315线、227线联通四方,张汶高速、西和高速贯穿州境,是青海少数“铁、公、机”俱全的地区。二是自然风光聚集。海北面朝青海湖、背靠祁连山,拥有祁连山、青海湖两个国家公园,有着“祁连归来不看山,刚察归来不看海”的美誉。境内湿地与沙漠相连,草原与雪山相映,林海与峡谷相依,孕育了独特的高原自然风光,是“大美青海”的浓缩版、精华版。三是历史文化厚重。海北是历史文化、民族传统文化、宗教文化、草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荟萃之地,西王母的传说在这里孕育,丝绸之路南线从这里穿过,仓央嘉措、王洛宾在这里留下足迹,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在这里传承,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华热藏族服饰”“回族宴席曲”“ 青海湖祭海”“阿柔逗曲”。四是发展基础坚实。“中国原子城”“祁连山下好牧场”“碧波荡漾青海湖”“百里油菜花海”品牌享誉海内外。“甘青环线”“环湖骑行”等精品线路已负盛名,酒店餐饮、客服导游、营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。海北美丽乡村建设、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、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。全省412个精品旅游景点中,海北境内有85个,位居全省第二,目前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24家,培育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、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9个、乡村旅游接待点101家,星级旅游饭店32家。


试读结束,请点击右下角登录后
开通VIP查看和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