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年县委社会工作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
同志们:
今天,我们召开这次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,主题鲜明、意义深刻。刚才,几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围绕公文写作、审核、流转等环节,深入查摆了风险、剖析了根源,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。大家的发言准备充分、思考深入,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自觉。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,达到了预期目的。下面,我结合同志们的发言和个人思考,讲几点总结意见。
一、正视问题,深刻认识公文抄袭的现实危害
文风是党风的直接体现,公文质量是机关工作效能的重要标尺。公文抄袭看似小节,实则关乎作风、影响大局,其危害不容小觑。一段时期以来,“文抄公”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屡禁不绝,甚至呈现出一些新特点,成为一种亟待整治的作风顽疾。
首先,公文抄袭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。文件是上传下达、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。照搬照抄、改头换面,满足于“以文件落实文件、以会议贯彻会议”,本质上是思想懒惰、责任悬空的懒政怠政行为。这种“照葫芦画瓢”式的撰写方式,使得公文脱离了本地、本单位的实际情况,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最终导致政策悬空、工作落空。就在今年,*省*县、*省*县等地相继曝出公文抄袭事件,有的甚至原文照搬其他地区数年前的文件,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,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。这些案例警示我们,公文抄袭绝非无伤大雅的“笔墨游戏”,而是侵蚀工作肌体的“作风病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