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县委社会工作部关于“第一议题”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
发布时间:2025-09-03
浏览次数:231

2025年县委社会工作部关于“第一议题”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

 

 

根据县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、深化理论武装的工作要求,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“第一议题”制度落实中的难点堵点,通过查阅会议记录、访谈党员干部、调阅学习档案等方式,系统梳理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短板弱项。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:

一、理论学习“热在表面”,学深悟透存在温差

“第一议题”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常态化学习筑牢政治忠诚,但在实际执行中,部分党员干部存在“完成任务”心态,将学习等同于“读文件、念讲话”,未能真正将理论养分转化为思想动能。

从会议记录看,学习内容的“碎片化”特征较为明显。以2025年1-7月部务会记录为例,共开展“第一议题”学习15次,其中12次为单篇讲话节选学习,仅3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、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专题研学。如3月12日学习的《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论述摘编》(节选),重点摘录了“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”部分,但对“健全党统一领导、全面覆盖、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”的系统性论述未作延伸解读,导致参会人员对监督体系与社会工作职能的关联性理解不深。这种“掐头去尾”式学习,本质上是将理论学习降格为“资料收集”,忽视了原文逻辑的整体性、思想的连贯性。

从学习笔记看,“摘抄式”记录仍占主流。随机抽查12名机关干部的学习笔记,其中8本笔记以“时间+标题+金句”的模板呈现,如“2025年4月5日,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:‘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’。下步要结合社区治理抓好落实”。此类记录虽完整保存了学习要点,但缺乏“为什么重要”“如何结合岗位落实”的思考痕迹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2名新入职干部的笔记中出现“照搬会议记录员整理稿”的情况,个别段落甚至存在错别字未修正的问题,反映出学习态度的敷衍与责任意识的缺位。


试读结束,请点击右下角登录后
开通VIP查看和下载